7月29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云南省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云南将实施物流通道畅通行动等七大行动,补齐现代物流业短板弱项,畅通堵点卡点。力争到2027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到6万亿元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至1个百分点以内,物流业总收入增长和全国平均水平同步,现代物流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支撑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方案》立足服务“一带一路”南向国际陆海新通道建设,统筹推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和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物流通道畅通行动、枢纽建设与功能提升行动、产业融合发展行动、经营主体引培行动、多式联运提效行动、国际物流畅通行动、物流创新发展培育行动七大行动,塑造现代物流业发展新优势,提升服务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能级,打造物流强省。
在物流通道畅通行动方面,通过加强铁路通道建设、完善公路通道网、持续拓展航线网络、推进水运航道建设等措施,构建“公铁水空”立体大通道新格局。其中,在铁路领域,除全面提升中老铁路效能外,对外还将积极争取并推进中缅、中泰铁路境外段建设,推动中越标准轨铁路联通;对内加快推进渝昆高铁云南段、大瑞铁路保瑞段、文蒙铁路、既有昆玉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建设,以及推动文靖铁路、大攀铁路、临普铁路尽早开工建设,持续深化临清铁路、滇藏铁路等项目前期研究。在公路领域,将畅通影响通行效率的断头路、瓶颈路,补齐口岸公路、沿边公路短板。在航空领域,将加快推进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逐步开展蒙自、昭通等机场新建、迁建和改扩建工程;巩固提升以昆明为中心的航空圈区位优势,拓展南亚东南亚、西亚国际航线网络。
在枢纽建设与功能提升行动方面,云南将通过加强枢纽功能性补短板、完善枢纽集疏运体系、深化枢纽之间协同联动等措施,构建与国家物流枢纽联动发展的设施体系。其中,将高质量建设昆明国际陆港、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和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推进中欧班列昆明集结中心和玉溪节点城市建设,创新拓展“班列+”业态,提升班列货源组织效率,积极开发常态化、稳定化、品牌化集疏运产品。完善铁路专用线、集装箱堆场、港口疏港公路等枢纽配套设施,加密配套公路支线运输网络。
在产业融合发展行动方面,云南将提质与农业、深化与制造业、促进与商贸业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包括培育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推动农村冷链物流设施共享共用。加快昆明、曲靖、德宏(瑞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培育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积极发展“生鲜电商+产地直发”等冷链物流新业态新模式。支持有条件的边境口岸、内河港口、物流枢纽等,结合实际布局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高质量建设昆明、玉溪、红河(蒙自)、大理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提升重要商品和资源要素跨区域规模化流通组织能力。
在经营主体引培行动方面,将加大经营主体招引力度,积极培育发展经营主体。包括培育打造现代物流企业集群,参与共建关键节点物流基础设施。支持中小物流企业立足云南特色优势产业,聚焦冷链物流、跨境物流等领域深耕细作。大力培育壮大运贸一体化企业,推动传统物流企业向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力争到2027年,全省A级以上供应链服务企业数达到100家以上。
在多式联运提效行动方面,云南将培育多式联运精品线路,持续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推进规则标准高效衔接。其中,将推动“澜湄快线+”国际货运班列向促贸易、壮产业转变,加快沿线物流供应链集聚。深化培育“云花出滇”全程冷链多式联运、水富港水铁多式联运、跨境智慧物流多式联运3个国家级示范工程,持续培育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海公铁联运、澜湄跨境多式联运(水公铁联运)等品牌。探索开行中老泰国际铁路联运列车。到2027年,云南省铁路货运量、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分别提高至10%和24%左右,水路货运周转量较2024年增长8%左右。
在国际物流畅通行动方面,云南将加快构建国际物流网络。包括合理布局建设一批跨境电商海关监管场所。支持昆明、红河、德宏、大理等州(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转运分拨中心、保税仓库。在提升国际运输便利方面,云南将加快推进“智慧口岸”建设,探索推进无感通关。推动中越(昆明—河内)国际道路运输常态化运行。围绕中老铁路培育物流大平台,促进老挝万象南换装站效能提升。在国际航空货运方面,加强与国内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机场合作;支持各货运航空公司与快递、电商、货代等深化合作;星空体育网站 星空体育首页引导适空产品“陆转航”“空转空”。
在物流创新发展培育行动方面,云南将通过推动绿色数智化发展、创新发展物流新模式、培育发展枢纽经济等措施,创新发展现代物流业。包括加快智慧港口、枢纽和铁路场站等新型设施发展。制定新能源重卡推广应用规划,推动一批高速公路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打造攀枝花至磨憨、瑞丽至弄岛新能源运输示范线路。支持物流园区科学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积极打造零碳园区。培育壮大网络货运企业,到2027年,全省网络货运企业达到200家以上,其中A级企业20家以上。积极探索“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培育壮大枢纽偏好型产业,提升产业集群区域集聚辐射能级。(廖兴阳)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